半岛综合体育在超预期业绩的支撑下,科技巨头英伟达市值大涨,截至美东时间22日,英伟达收盘价定格在785.38美元/股,总市值无限逼近2万亿美元。
也正因此,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个人身家一晚飙升85亿美元,总身家达692亿美元。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,截止美东时间23日收盘,黄仁勋身价定格在694亿美元(折合人民币4993亿元),榜单排名位居第21位,超越中国首富兼华人首富钟睒睒(第22位,身家664亿美元)。
2023年12月21日,福布斯公布了2023年前10位财富增长最多的亿万富豪榜单,位列第十的黄仁勋身家年增298亿美元。仅仅三个月后,黄仁勋身家涨至694亿美元,较上述榜单发布日增长258亿美元,增额接近去年整年的86.5%。
而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便是AI。这股自2022年年底在大洋彼岸再度掀起的AI浪潮,一把将英伟达从“矿机泡沫”的坑里拉出来,再于近日将其送上顶峰。
根据英伟达近日财报数据,2024财年第四财季,英伟达总营收221亿美元,同比增长265%,环比增长22%,净利润123亿美元,同比增长769%,环比增长33%。去年全年营收609亿美元,同比增长126%,净利润298亿美元,同比增长581%。
分业务看,2024财年第四财季,英伟达游戏业务营收有所增长,但占总营收比重不到13%;被黄仁勋看重的汽车业务还在蓄力当中,增长平平;数据中心业务则是英伟达营收的重要支撑,其主要是由大模型、推荐引擎和生成式 AI的强劲需求推动的,该业务当财季实现营收184亿美元,同比增长409%,环比增长27%半岛官网,营收占比超过了83%。
毫不夸张地说,英伟达是当下AI浪潮最大的受益者。其之所以能有当下的市场地位,除了受到AI浪潮的直接影响外,与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有着极大的关系。
GPU并行计算的特点半岛官网,非常适合AI计算。英伟达深耕GPU领域多年,且持续发展以CUDA为核心的软硬结合生态,帮助其在GPU领域建立了相当深厚的护城河。尽管英特尔 CEO 帕特基辛格在2023年12月公开表示,英伟达CUDA 技术护城河又浅又小,并认为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推理技术将比训练更重要半岛官网。
但这改变不了英伟达在AI硬件市场一家独大的格局。据了解,英伟达在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市占率预计最高已经达到90%,其所开发的H100、A100可谓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硬通货,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。目前英伟达AI GPU交付周期仍长达一个季度。据传,有一家创业公司融资23亿美金,给投资机构的抵押物,正是其拥有的英伟达GPU。
随着Open AI推出文生视频模型 Sora,以及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抢滩登陆AI赛道,英伟达“卖铲子”的大好生意似乎看不到尽头。
“加速计算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引爆点。全球各个公司、行业和国家的需求都在飙升。”黄仁勋表示。在最近的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,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・克莱斯(Colette Kress)则称半岛官网,“由于需求远远超出我们的供应能力,我们预估下一代产品将出现供应紧张”。
目前,不光是AMD、英特尔等传统芯片巨头在筹划抢占英伟达的市场,微软、Open AI、谷歌等AI巨头,以及像Groq半岛官网、Cerebras等这样实力强劲的初创公司也尝试“弯道超车”,分一杯羹。
新入局者还有不少是英伟达的大客户,即便他们自研的AI芯片仅自用,也会对英伟达造成不小的影响。Omdia披露的报告显示,2023年,Meta和微软从英伟达处购买了15万块H100 GPU,谷歌、亚马逊、甲骨文以及腾讯均从英伟达处购买了5万块H100 GPU。
根据英伟达近期财报数据,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已经大幅度下滑。以往,中国市场的数据中心业务曾一度贡献约20%-25%的总收益。
据财经十一人去年11月援引多位服务器厂商言论报道,英伟达中国大陆地区市场的实质营收贡献远大于财报数据,因为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,如华硕、技嘉等,集成了英伟达的芯片,大量最终客户仍在中国大陆地区。英伟达2023年三季度财报显示,来自中国大陆地区(包含香港)的收入为40.3亿美元,占比22.4%。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收入为42.3亿美元,占比23.5%。也就是说,两大市场合计收入为82.6亿美元,占比为45.9%。
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尴尬局面,主要受美国芯片出口限制政策影响。其最新给中国市场提供的GPU产品——H20等因为性能“”严重,且售价高企存在供应链风险等问题,不怎么受到国内科技大厂的欢迎。
“就大模型训练而言,H20基本属于不可用的机器。”山海引擎COO彭璐在接受《IT时报》采访时曾表示,H20的配置更适用于推理,而不适用于模型训练。彭璐认为,从市场应用的角度看,除了一些大厂可能会投入成本进行推理外,大型模型创业公司很少大量购买推理算力,因为它们更注重模型训练的竞争力。
基于当前各种因素考虑,科技研究公司TrendForce分析师指出,中国云计算公司约80%的高端AI芯片来自英伟达,这一比例可能在未来五年降至50%~60%,这也许为国产芯片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。对冲基金 Interconnected Capital 的创始人凯文·徐表示,从长远来看,美国的限制措施可能会促使中国开发自己的技术。“在当前这一阶段的储备完成后,英伟达的中国业务将成为牺牲品。”
在中国本土芯片商中,最为英伟达和黄仁勋所重视的便是华为。早在去年12月份,黄仁勋便曾公开表示,在生产最好的人工智能芯片的竞争中,华为是英伟达“非常强大”的竞争对手之一。
据外媒近日报道,英伟达在周三提交给美国证交会的文件中,首次将华为列为包括人工智能芯片在内的多个领域的最大竞争对手。英伟达指出,华为在供应图形处理器(GPU)、中央处理器(CPU)和网络芯片等AI芯片方面构成竞争。英伟达还称,华为是云服务公司,正设计自己的硬件和软件以改进人工智能计算。
除华为外,海光信息、寒武纪在AI GPU产品线方面同样有着不俗的实力,有着较强的国产替代价值。
总的来说,由于在技术上存在代差,在生态搭建方面不够完善,此前国内顶级科技大厂很少会将第一选择定位于本土芯片商。缺乏市场和终端的反馈,也导致本土AI芯片的发展速度不尽如人意。但在诸多限制下,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不再那么受欢迎,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,本土厂商有着足够的机会去改进、迭代自己的产品。
当然,各大科技公司基于稳定性等方面的考虑,国产替代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这是一个以产业周期为单位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。要知道,即便是在汽车市场,从“市场换技术”开始算,到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全世界,这个过程也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。
此前,某本土芯片企业创始人曾表示,“半导体市场的发展需要很长的持续性,只要耐得住寂寞,孜孜不倦地投入技术,不断耕耘这个市场,我觉得未来的机会在中国,因为中国市场有巨大的需求,只要我们深耕十年二十年,肯定会出现几千亿美金市值的公司。我对未来充满信心,特别是像 AI、5G 市场,半导体的增长很快。”
Copyright © 2002-2024 半岛·综合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:黑ICP备2022001306号